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协和学术沙龙】第74期:细胞器相互作用的前沿研究

 


 

第74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学术沙龙于2016年11月11日在东单三条礼堂会议室举行。来自院校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基础所、药物所、药植所、动研所、放射所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四十余位专家围绕“细胞器相互作用的前沿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张宏、王晓晨研究员及基础所黄波研究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徐涛研究员以细胞器互作网络为切入点,系统、全面介绍了细胞器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新一代显微成像技术显示,不同细胞器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相互作用网络。功能各异的细胞器间不但通过经典的膜泡运输(vesicle transport)来转运功能蛋白,同时还建立并维持膜接触(membrane contacts)来交换脂质、小分子活性物质,形成细胞器互作网络。细胞器互作网络的形成对于维持细胞器的稳态平衡、调控其动态变化、介导细胞器之间的信号转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细胞执行各种重要生理功能所必需。细胞器间互作的紊乱可能导致机体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疾病、发育缺陷、肿瘤、免疫失调等。因此,解析细胞器互作网络在生理条件下的动态变化,及其在病理情况下的异常的发生发展分子机制,对认识和防治相关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徐涛 王晓晨

 

王晓晨研究员介绍了重要细胞器——溶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长久以来,溶酶体一直被认为是细胞中的物资回收站,但近期的研究表明,溶酶体还可作为信号转导的枢纽平台,调控细胞中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并参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王晓晨利用秀丽线虫为模式生物,揭示了溶酶体在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发生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张宏研究员介绍了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前沿领域之一——膜接触。膜接触是指两个不同类型的细胞器接近但不融合(大约30nm)。真核细胞中,内质网以管状和片状的形态形成一个连续的膜性网络结构。内质网可以与膜性细胞器间形成MCSs,如细胞质膜、线粒体、高尔基体、内吞体以及脂滴等。内质网与其他异源膜结构的接触是高度动态的,而且需要不同的拴连子和效应因子来感受不同的刺激。以往对内质网形态和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酵母和体外培养的细胞系中。对多细胞生物内质网形态功能的研究还十分匮乏。多细胞生物的内质网如何感应发育过程和外界的信号刺激,以及如何在不同组织中协同调控并维持其动态形态,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以此为切入点,将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张宏 黄波

 

黄波研究员介绍了利用肿瘤细胞衍生的微颗粒(microparticle)实现高效肿瘤治疗的全新思路。微颗粒系由细胞衍生的颗粒,携带亲本细胞的信息,黄波研究员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微颗粒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转化研究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结果,微颗粒不仅可作为天然载体荷载抗肿瘤药物、实现肿瘤的高效抑制,还可作为新型抗肿瘤疫苗,实现肿瘤的免疫治疗的研发。与会专家针对微颗粒与效应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在本次学术沙龙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展开了深入讨论,表达了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加强合作的愿望和意向,并建议以细胞器动态变化出现显著异常的遗传性罕见病为切入点,通过临床及科研单位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我国细胞器研究及相关领域的进展。

 

(学术沙龙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