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与总书记面对面丨王辰常委:构建新时代国家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


 编前语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习近平总书记盛赞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广大医卫工作者和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工作者。高屋建瓴、暖人心脾的讲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委员在会上发言,他就“构建新时代国家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会后,人民政协报记者对王辰委员进行了专访。《呼吸界》特别汇总了人民政协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的相关报道分享给大家。

 

视频素材:央视新闻

  


王辰委员:

逆行之后再出征

 

“我叫王辰,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

“你名声很大啊。”

简单的对话,让容纳了近 200 名政协委员的会场,气氛瞬间轻松起来。

联组会上,坐在总书记对面的王辰委员,将建议关键词落在了“医学教育”与“医学科技”上。这一刻, 也为他身上所重叠的医学、教育和科研经历,找到了一个最佳交汇点。

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向总书记建言?

王辰的回答是:“医学教育决定着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未来,这决定了将来我们是不是有高素养与专业能力的人来学习从事医学行业、承担医学的使命;医学科技,则决定着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水平。21 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居现代科技体系前沿和重大地位。针对我们在医学科技体系与生态上存在的问题, 迅速加以弥补和建设是当务之急。”

在医药卫生领域,王辰的名气早已不小。但让“王辰”两字彻底“出圈” 并被全国所熟知的,得从2020 年他在武汉的那场艰难“逆行”开始。

如今,我国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走出抗疫“硝烟”,王辰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从中央到民众万众一心抗疫实践所取得的突出业绩,足以光耀人世,足以在历史上留下重彩的一笔。”然而这之后,王辰在内的许多医卫界人士,再次出发, 他们对未来提出了新的思考:今后怎样更好地照顾人民的生命健康?

 

 

经过与总书记面对面的这个下午,王辰发现,人民的健康,更是总书记十分关心的话题。在委员当中,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思想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理念,贯穿在抗疫行动中, 也蕴含在建言献策间。

“医学教育是最关乎根本的。”王辰重视教育,跟他掌舵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履历有关。在这所中国最高医学教育机构里,他和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以期能影响中国医学,进而对世界医学有所贡献。

“搞好教育,必须‘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就是真正让学医从医者看到职业前景的灿烂,让优秀学生愿意学医从医,这点至关重要。” 由此,王辰对当前医学教育中过于偏狭的专业设置问题,医学院校建设过多带来的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以及医学生毕业后的医学教育问题,分析了原因, 提出了建议。他在发言中提到,应该根据医学教育资源情况设置医学院校并确定招生量,杜绝盲目建立医学院、扩大招生规模进而影响医学教育质量的现象。

“哪些专业缺口比较大?”……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相关情况后指出,一些大学为了提高地位搞医学院,这样做“急了点”。

“关键是含金量多少,这个要把好关。”总书记一语中的。

最让王辰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对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良好氛围的关注和重视。

说话间,王辰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摞资料,有十来份之多。标题中的关键词有“全科医生”“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医教协同”等字样,红蓝线画得齐整,增添的字迹也清瘦规正。

“ 我提的每个建议后面, 都有数字支撑和具体根据,不敢妄言。”王辰对总书记建言的另一个重点,是医学科技。

“建立国家级的医学研究机构,统筹全国医学研究体系,能够替国家发展出一支医学科技的战略力量;设立国家专项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以此来加强对医学健康科学特别是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的常态化投入。”说起深思熟虑的建议,王辰的语速更为流畅。

第一次与总书记当面对话,王辰注意到,“总书记很认真地听取了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他不断地记。在每个人发言后,他都问到了他所关注的问题。”

这在无形间给人以鼓舞。说起今后打算,王辰说:“最大的任务就是落实,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在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上,作出我们每一个具体单位、每一个具体个人的不懈努力!”

 

对构建新时代国家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的几点思考

——王辰委员的发言摘选

医学教育决定着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未来。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对受教育者“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首先,医务人员素养直接关乎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这一人生终极利益,而良好的职业前景是吸引优秀人才学医从医的关键因素。医生中愈来愈普遍地出现不愿子女学医的现象令人担忧,反映了医生内心职业荣誉感的下降。对此,应在社会机制上给予充分关注。二是目前在医学教育中出现过于偏狭的专业设置,包括为“加强”一些紧缺专业培养,在本科阶段即划分特定专业,降分录取,对该专业医学生的素质和通识教育造成严重影响,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影响医生未来的知识结构、能力和医防融合,应予调整改变,即对于医生培养在本科阶段只应设置临床医学专业,不可再作细分。三是应切实根据医学教育资源情况设置医学院校并确定招生量,杜绝盲目建立医学院、扩大招生规模进而影响医学教育质量的现象。为满足对人力资源增长的需求,可积极设置国际上已经证明适于行业需求的医生助理专业,分层级培养医务人员,形成合理的医疗人力资源结构。四是要依照《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关方面切实给予较充分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资源和管理投入。同时,要建立与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相匹配、衔接的主诊医师负责制,对青年医师的职业前景作出清晰的规划与安排。

医学科技决定着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水平。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居现代科技体系前沿和重大地位。针对我们在医学科技体系与生态上存在的问题,迅速加以弥补和建设是当务之急:一是提高医学科技创新战略层级,将其置于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位置。立足新型**制,加快建设国家级医学科学院作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整合全国优势资源,完善体系架构,引领、统筹医学科技发展全局,形成我国医学科技战略力量。二是大力加强对医学健康科学的投入,设立国家专项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侧重于支持临床医学与应用转化研究,营造适于医学创新特点的资源与管理支持体系。

 

转载自“呼吸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