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滕莉荣|第八批“组团式”援藏队员援藏事迹

前言:2025年3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人社部发〔2025〕13 号),授予第八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先进集体荣誉。


滕莉荣医生

滕莉荣,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产科中心副主任医师,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援藏期间担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主任。


高原上的生命守护者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总能看到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滕莉荣忙碌的身影。作为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她在海拔3650米的高原上,用专业与坚守守护母婴平安。

与死神赛跑:一场高原上全力以赴的生命救援

2022年10月,一位名叫梅朵(化名)的26岁年轻产妇被紧急送入医院。她在产后两周突发高热,虽经当地医院救治一度脱离危险,但盆腹腔严重感染灶(最大径超20cm)未能控制,并继发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危重,生命垂危。

“太年轻了,一定要救回来!”滕莉荣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决定先尝试放射介入引流。治疗后梅朵体温一度下降,病灶缩小。然而,体温不久再次升高,感染灶仍有10cm左右,治疗陷入僵局。在自治区卫健委组织的线上会诊中,专家们对“继续介入”还是“手术清除”争论激烈。

听着专家们的发言,滕莉荣仔细梳理病程,发现关键线索:梅朵体温曾在放置引流管后正常,升高恰在拔管之后。据此,她判断介入治疗有效,核心在于引流不充分。同时,她强调患者感染时间长,脏器粘连严重,手术损伤风险极高,收益甚微。于是她提出:“调整引流管位置,充分引流才是最优解!”

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支持。当调整引流管位置以后,梅朵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身体里的病灶持续缩小,体温也恢复了正常。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梅朵拔除了引流管,顺利出院。

2023年春天,梅朵如约复诊,身体恢复良好,无需进一步手术。站在春风里的梅朵笑得就像草原上美丽的花,希望她今后的生命像花朵一样美丽绽放!这一幕,是滕莉荣援藏生涯中无数感人瞬间的缩影。


滕莉荣医生参加集体培训  

       滕莉荣医生在手术


滕莉荣医生在门诊

        滕莉荣医生与患者援藏情深


在西藏的一年里,滕莉荣不仅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更把协和的诊疗规范与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当地同事。门诊时,她会带着年轻医生逐字分析病历;手术中,她手把手示范关键操作;会诊后,她整理出详细的病例讨论记录,供科室学习参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第八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扎根高原,用专业填补技术空白,用奉献架起健康桥梁,最终荣获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而滕莉荣,正是这光荣集体中一颗闪亮的星。


供稿:协和医院、张玲、潘慧

编辑: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