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院校自2005年起设立“教学名师奖”,旨在表彰坚守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教龄二十年以上、师德高尚、教学成果卓著的优秀教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系列报道将聚焦六位2025年度获奖名师,全面呈现他们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推动教育创新、奉献育人事业的动人故事与宝贵经验。
郭磊
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学院药理学系副主任。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中国药理学会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所负责的药理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主持的“案例共享课教学实践”入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虚拟教研室典型案例;主持多项教育部产学研项目及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次在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从事分子药理学和肿瘤药理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主编及参编专著9部。
深耕教学,以赛促教锤炼育人真功
郭磊老师从事药理学教学二十年,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通过参与学校及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创新大赛等多项赛事,不断打磨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她对学生极尽耐心与呵护,注重倾听学生心声,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不仅创设了“临床案例情境教学模式”,将真实用药场景融入课堂,还带领团队教师开发了“微课联合情境教学”、“药史溯源-三幕情境教学”等一系列创新方法,有效提升课堂吸引力,增强学生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这些模式已推广至贵州医科大学协和班教学实践中,获得同行与学生的广泛好评。
创新育人,以实践赋能科研梦想
在主持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期间,郭磊老师设计推出“机能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动手热情与科研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真正实现“课程服务于科研创新”。作为博士生导师,她积极引导本科生投身科研实践,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国际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等赛事,累计12人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培养了一批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医学后备人才。
团队传承,构建教学创新共同体
作为“医学教育青年学者项目(MESP)”导师,她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系统化培养,与团队成员共同构建了多项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医学人文的教学方法,推动“微课+情境”“药史融入课堂”“导师/同伴协同实验教学”等模式落地,有效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她带领的药理学系教学团队中,5名骨干教师全部入选院校MESP项目,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学梯队。她主持的课程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与“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在实践中凝练出“强实践、厚人文、促协同”的课程建设思路,为医学人才培养注入持续动能。
对协和广大学子的寄语
同学们,愿你们继承协和精神,于无影灯下求真,于实验台前探新,以敬畏之心面对医学,以开拓之志展望未来。愿你们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以扎实学识守护人民健康,以创新力量贡献国家医药事业。前方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唯有热爱与坚持,可抵岁月、可铸传奇。
供稿:基础所、王莹莹、杨卿、马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