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坚韧不拔 求实创新——纪念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周同惠院士

 

坚韧不拔 求实创新

——纪念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周同惠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同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23日5时58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周同惠院士1924年11月出生在家教甚严的书香门第家庭。他三岁时即开始识字、写字,不足五岁即入北平师范大学附属平民小学校读书。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的劳作课和初二的化学课对他很有吸引力,在化学课上,看到老师制备氧气、氢气等示范实验,更让他着了迷。因此在初二时,在家里因陋就简地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初三有化学工艺课程,在学校实验室里曾经制备过牙膏、肥皂、冷霜、雪花膏、电池、腊烛等众多品种,引起他更大兴趣。这些既结合实际又能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的课程,奠定了他将来读化学专业的愿望。

 

1990年4月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受到了卫生部、国家体委、北京市政府的联合嘉奖,1992年“兴奋剂检测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图为周同惠院士发言

 

1940年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四年学习成绩均为班中第一, 因此连任班长。四年内学习了不少有关分析化学的课程, 除一般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有有机分析、工业分析等,这对他以后选读分析化学专业起到了很大影响。四年级时在余兰园教授指导下做毕业论文,题为《丝瓜茎的分析和纸浆的制备》,余教授还特意地让周同惠去他家摘取自家种的丝瓜藤做原料进行试验,初步接触到科研探索。

 

1944年北京大学毕业理学院化学系后, 他因成绩第一而留校任助理,一年后升任助教。在此期间,他负责化学系、生物系、地质系一年级学生的普通化学和定性分析实验,以及化学系二年级的有机化学实验,并翻译了一本英文的半微量定性分析,作为教材。

 

1946年夏天,他参加了国家举办的出国留学生考试,取得了自费留学资格。1948年进入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他根据自己兴趣所好,选读了分析化学专业,导师为瑞克斯·罗宾逊(Rex J. Robinson)教授,他所进行的研究题目为“硅酸盐的分析”, “亚硝酸盐的极谱分析”及 “海水中硝酸盐的极谱测定”。当时极谱分析正方兴未艾,是分析化学的前沿课题。这些工作后来即分别作为硕士和博士论文,于1952年8月获得硕士、博士两个学位,论文分别发表于美国的分析化学杂志和海洋研究杂志。由此可见他是我国极谱学和海洋分析化学最早的研究工作者之一。

 

1990年,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隆重颁发奥委会授予的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证书(左一:周同惠)

 
 

随后曾担任堪萨斯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助理教授。在纽约宝威药厂(BurroughsWellcome Co.)任分析化学研究员, 从事植物药的分析研究。承担了该厂两个植物药主要产品—强心药洋地黄苷地高辛的质量控制和分离制备研究,以及妇产科药物麦角新碱的分离提取与分析测定研究。这两项工作均采用当时先进的技术—纸色谱和柱色谱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工作都属于当时分析化学的前沿研究,具有较高水平。1954年出版的美国科学家人名录中收载了他的名字。

 

1955年7月回国,同年9月到卫生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后为药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析研究室主任。

 

他回国后的前几年里,国内的实验条件比较差,许多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为了迅速提高我国药物分析研究工作水平,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积极开展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合成药和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负责分析室工作时,制定了分析室两大发展方向: (1)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2)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他始终坚定不移,满怀信心地领导全室向着这两个目标探索和前进。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四十多种中草药活性成分及合成药物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他所领导的研究室在这两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结出丰硕成果,在我国药物分析与中草药活性成分分析方法学研究方面处于前列。

 

1984年亚洲奥林匹克委员会理事会决定1990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按规定,主办国必须承担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任务。1985年国家体委决定筹建我国自己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国家体委为此曾与北京一些单位联系,希望能共同建立此实验室,但是由于工作难度大,时间紧迫,且要签署责任书,这些单位都不愿意承担。1986年夏天,国家体委找到药物所周同惠教授,希望得到帮助。周先生认为这是为国争光的任务,也是分析化学工作者的责任,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1986年负责筹建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被任命为中心主任。带领同事们对国际奥委会禁用药物进行研究,找出特征性代谢产物,建立了完整的先进的兴奋剂色谱、质谱数据库及五大类100种违禁药物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和确证方法,顺利通过国际奥委会的考试。中心于1989年获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当时世界上第20个、亚洲第3个、第三世界第一个合格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圆满完成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兴奋剂检测任务,使我国在兴奋剂检测领域占有了重要地位,受到国家卫生部、体委和北京市政府的表彰。兴奋剂检测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体委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0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到我所视察中国兴奋剂检测实验室筹备情况(二排左一:周同惠、左二:王慕邹)

 

20世纪90年代,他将研究重点转向药物代谢方面。国家科委于1994年批准成立“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被任命为中心主任。研究了有生理活性的丁苯酞系列化合物、海南粗榧碱衍生物HHO7A、化合物AF-5、中药紫草中紫草素和一叶萩中手性有效成分一叶萩碱等的大鼠体内及体外(大鼠肝微粒体)的代谢情况,鉴定了代谢产物,揭示其代谢规律和途径,为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创制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多年来他培养了许多中青年科技人员、进修人员以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们大都已成为科技骨干,也有不少人出国工作。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感到他治学严谨、工作细致、思想敏捷、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办法,他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掌握分析化学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上。他作风正派,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不仅学识渊博,且精通英语、法语。每当有人向他请教时,他从不推辞,且无论是有关业务方面,还是外文方面,有求必应,他都能给出满意的答复,因此被分析室同志们誉为“活字典”。他长期担任分析室主任和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工作,事事以身作则,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同志们所敬仰。

 

周同惠院士发表论文100多篇,综述论文报告及著作60余篇(册)。出版多部著作,其中主编的《英汉 汉英 分析化学词汇》(第一版和第二版)和作为编委会主任的《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1-10分册)》皆已成为分析化学专业常备工具书。被科学出版社授予知名作者奖。《纸色谱和薄层色谱》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及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草药现代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他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0年和1992年两次获得首都劳动奖章,1992年还同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97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周同惠院士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为之奉献一生的药学研究事业。他始终以坚韧不拔、求实求新精神为我国药物分析化学的开拓和发展,以及兴奋剂检测工作而努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药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