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学术沙龙】第69期:3D打印



4月27日,第69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学术沙龙举行。来自院校协和医院、阜外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医院、基础所、动研所、放射所和清华大学等单位三十余位专家围绕“3D打印”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清华大学孙伟教授、整形医院杨斌教授、阜外医院花中东教授和郑宏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未标题-1

孙伟教授和助手姚睿博士作了题为 “生物3D打印进展与应用”的联合报告, 介绍了生物三维打印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技术挑战,关键科学问题以及课题组在细胞三维打印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

花中东教授作了“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应用”的报告。他比较了3D打印技术和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方面的利弊,介绍了3D打印在远离型右室双出口外科治疗中的运用。

杨斌教授作了“3D打印技术在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与进展”的报告。杨教授首先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主要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工艺类型,并从技术特点方面阐述了其在整形外科领域应用的优势及未来发展前景,并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了3D打印技术目前在整形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实例,分享了该医疗团队3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影1

郑宏教授就“3D打印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了报告。他首先从四个层面对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病中应用概况进行了讲解,然后介绍了其课题组自2013年以来利用3DP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先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创新及多项临床突破。

与会专家围绕生物3D打印的技术发展与临床需要的前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生物3D打印的发展将从目前仅注重结构和形状的制造(第一到第三层次)延伸到构建体外细胞结构体和生物装置(第四层次)。但目前3D打印的技术在临床运用中还停留在手术辅助模型和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支架的水平,多位专家建议临床及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体外仿生三维生物结构体运用于临床医学。


(学术沙龙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