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冠肺炎专题
新冠肺炎专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恒河猴康复后短期内不会再次感染

2020年7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秦川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Primary exposure to SARS-CoV-2 protects against reinfection in rhesus macaques”论文。该研究基于COVID-19的恒河猴模型,阐述了SARS-CoV-2感染恒河猴引起的疾病特征及免疫反应,初步证明SARS-CoV-2感染的动物康复后,机体免疫反应可在短期内保护动物免受再次感染。

 

早在2003年和2014年,秦川团队先后建立了SARS-CoV和MERS-CoV感染的恒河猴模型。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该团队率先建立了COVID-19的恒河猴模型,其特征是间质性肺炎和病毒在以呼吸道为主的器官内的复制。该模型模拟了SARS-CoV-2感染的致病性,在实验室再现了病毒感染和致病的动态过程,加深了对病因学和病理学的认知,促进了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

 

 

有报道指出,SARS-CoV-2感染的康复病人出院后,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引发了公众对当前疫情防控策略的担忧。针对康复患者是否有“再感染”的风险问题,秦川教授团队用相同毒株对康复后的恒河猴进行了再次感染。

 

研究证明,康复后的恒河猴再次接种新冠病毒时,动物体内未检测到病毒复制,肺组织等器官也未见病理损伤及病毒抗原,推测SARS-CoV-2初次感染引发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可能会保护恒河猴免受再次感染。相应地,初次感染后康复的恒河猴也未出现复发。

 

 

上述研究对于康复病人愈后管理、康复病人血清用于临床治疗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疫苗研发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疫苗有效性评价确立了动物模型指标,为推动疫苗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