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以下简称“学部委员”)王健伟就《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评选的目的、标准、方法及程序作了详备的说明。
王健伟指出,《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聚焦本世纪在我国完成的,具备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的,在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人民卫生健康重大需求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且得到国内外充分认可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评选流程上,首先向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征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素材,并基于往年积累建立候选成就素材库,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团队基于“五元价值”完成量化计算,经评审专家组审议、学部委员通讯评选、评审专家组终审,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审定,最终本年度有3项重要医学成就入选。
《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聚焦我国学者在2022年度取得的对医学科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关注度大的或应用潜力大的重要研究成果。评选采取“多元化计量”与“多主体研判”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无偏倚纳入多源数据建立候选成果数据库,包括我国学者在2022年度发表的医学研究论文、获授权的国内外专利、获批上市的国产药物产品、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等,累计收集多达30万余条。在此基础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团队进行数据采集、清洗,并基于计量学指标完成初步遴选,经同行专家评议、评审专家组审议、学部委员通讯评选、评审专家组终审和执委会审定,最终有31项重要进展入选。
相比去年,评选方法做了进一步优化。《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评选过程中,在通讯评审前增加了评审专家组审议,增强评审的专业性、权威性。《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的评选将基于期刊的学科分类细化至基于论文进行学科分类,实现对文献更准确的归类;创新性提出基于分学部(领域)拐点计算的量化遴选方法,尽可能在量化计算阶段充分体现各领域差异。
王健伟秘书长就评选的目的、标准、方法及程序作详细说明
科技创新是助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动能。中国医学科学院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推进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索可体现医学科技成果特点的分类评价体系,努力倡导科技创新的正确价值导向,每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发挥高端智库作用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是连续第三年发布《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连续第四年发布《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学部委员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韩雅玲、张志愿、强伯勤、王锐、徐建国、施剑林6位学部委员分别发布了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与生物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领域2022年度的重要医学进展。
侯云德学部委员发布本年度入选的《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韩雅玲学部委员发布临床医学领域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张志愿学部委员发布口腔医学领域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强伯勤学部委员发布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领域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王锐学部委员发布药学领域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徐建国学部委员发布卫生健康与环境领域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施剑林学部委员发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领域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 《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文字|医科院信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