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 进展快报
进展快报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进展快报第207期】

血液病医院竺晓凡/张英驰团队揭示免疫异常介导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新机制

2023年3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竺晓凡/张英驰团队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自身免疫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Analysis Highlights a Population of Th17-polarized CD4+ Naïve T Cells Showing IL6/JAK3/STAT3 Activation in Pediatric Severe Aplastic Anemia(单细胞测序揭示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h17极化的naïve T细胞IL6/JAK3/STAT3通路激活特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揭示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发生的新机制,为开展儿童SAA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该研究在对9例初诊SAA(Dx-SAA)、3例接受免疫抑制治疗IST后SAA(postIST-SAA)及4例正常儿童供者(HD)来源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利用质谱流式CyTOF分析后发现,与postIST-SAA及HD相比,儿童Dx-SAA呈现显著的BMMCs比例失衡,造血干祖细胞数目急剧下降,而免疫微环境中T细胞比例明显上调。经蛋白表达特征分析发现,比例上调的CD4+ T细胞呈现CD45RA和CCR7表达水平增高,且NF-kB(pNFkBS529)及STAT3(pSTAT3Y705)磷酸化水平显著激活,提示该细胞亚群极有可能为异常激活的CD4+ naïve T细胞。

该研究完成了5例Dx-SAA和2例HD BMMCs中CD3+ T细胞单细胞转录组联合单细胞TCR测序。经基因表达特征分析发现,在儿童SAA中高度激活的表达钙调蛋白激酶IV(CAMK4)的CD4+ naïve T细胞,呈现IL6/JAK3/STAT3信号通路激活及极具特征的Th17分化潜能。结合多因素回归分析2010年以来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接受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IST方案治疗的231例患者中位时间为69个月的疗效随访,发现诊断时期高水平IL-6(>=120 pg/mL)是提示儿童SAA对rATG为基础的IST治疗不敏感,三系造血恢复延迟等远期反应不良标志的独立危险因素。

该研究通过在单细胞水平转录组、免疫组和蛋白质组的多组学交互分析,对儿童SAA骨髓造血细胞及微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表型分析,提出CD4+ CAMK4+ naïve T细胞IL6/JAK3/STAT3的激活及潜在的Th17极化是SAA免疫失衡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揭示了异常的免疫微环境在儿童SAA免疫介导的造血功能衰竭中的作用。通过大规模的临床队列长程的疗效随访及多因素分析验证,为后续研究针对儿童SAA患者的免疫抑制联合靶向治疗的干预策略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2019YFA0110803、22021YFA1101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0131、82270189)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2-I2M-JB-015、2021-1-I2M-1040)的支持。血液病医院竺晓凡主任医师和张英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血液病医院章婧主治医师、刘天峰主治医师、段永娟主管技师和诺禾致源常燕霞为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6841123000355?dgcid=co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