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7日2022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正式召开,会议以“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为主题,搭建国家平台,展示重要成就,共议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略,引领医学卫生健康发展方向。大会围绕临床医学、群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与生物、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医药转化、医学与人文、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讨,同时,发布了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和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今天小垚就给大家划一划会议重点,看咱们垚和泛自然医学数字健康城在中国医学发展的路上迈出了怎样的步伐。
重点一: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会议中指出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人民福祉。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亟需构建具有先进性、导引性、主干性和决定性四大特征的科技力量,并继续强化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完备的体系、充足的资源、先进的平台与生态成就我国医学科技的蓬勃发展。
当前,我国医学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存在着“量不足、质待高、碎片化、不均衡”等问题,而垚和健康城将“医疗”“康复”“养生”“旅游”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引入前沿的泛自然医学疗法技术、系统的康养服务与智能化数字平台,在“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源·回归至简”的理论指导下,完成了针对慢性病在泛自然医学领域系统、完整、有机、可持续的生态构建,是对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内涵深化。
重点二:《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发布
入选《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的共计4项,已证实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改善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朗格汉斯细胞生物学功能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中国血液净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创建、实施与引领”“脊柱畸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及临床应用”“首次揭示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过程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规律,诞生世界首例高通量测序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筛查试管婴儿”。
不难看出21世纪的重要医学成就主要集中于重症和难症方面,垚和泛自然医学体系疗法集中于慢性病,虽不是大众认知意义上的重症,却是全民不可否认的难症,因为它在现代医学的定义中“无法治愈”。事实上,垚和泛自然医学基于百余名诺奖得主、中外院士等科研顾问及医疗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实现了慢病尤其“抑郁症”“SLE”“老年痴呆”等这类难症由“无法治愈”向“相对治愈”甚至“治愈”的方向发展。
重点三:《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发布
入选《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项目包括“确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控制目标”“发现新冠肺炎康复者远期临床结局及危险因素”等共计31项。
从已经披露的医学进展来看,慢性病再次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在慢性病领域,垚和泛自然医学已经在“血糖·代谢健康(糖尿病)”“重金属解排毒”“男性生殖健康”“女性围绝经期健康”“胃肠健康”“睡眠健康”“抑郁症非药物幸福康养”“SLE非药物幸福康养”“老年痴呆非药物幸福康养”九大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康养支持方案,为医学与生命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医学发展大会是中国医学界谋划国家医学发展的年度平台,其宗旨与作用是凝聚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思想、引领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方向、展示中国医学科技重要成果、共议国家医学卫生教育改革,推动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垚和也将扛起自身的使命,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持续输出力量。
转载自《垚和数字健康城》公众号